新聞中心
PPP助推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正當時
山西省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實現了林業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互促共贏;
交口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PPP項目健全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運行管理機制;
……
從落地生根,到茁壯成長;從枝繁葉茂,到開花結果,一個個PPP項目在三晉大地的蓬勃行進中煥發出盎然生機,奏響了助推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最強音。
近年來,山西省財政廳狠抓“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嚴守“六保”底線,在做好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的基礎上,科學利用PPP模式有效推動著我省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完善工作實現新突破,開創新局面。
鄉村“靚”了,農民富了 PPP助力山西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難的戰役,也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龐大工程。通過項目建設帶動脫貧攻堅無疑是最有效的做法,項目建設離不開巨大的資金支持,采用PPP模式撬動社會資本,助力項目建設,成為山西打贏脫貧攻堅戰一股不可小覷的強勁力量。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58個貧困縣,包含36個國家級貧困縣,22個省級貧困縣,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全省貧困縣正式清零。在這58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中,共有54個縣開展了PPP項目,項目合計127個,總投資631.69億元。項目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鎮綜合開發、交通運輸、教育、林業、旅游、社會保障、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水利建設、文化、養老、醫療衛生、政府基礎設施等15個行業領域。
2020年,在山西省財政廳精心指導下,山西省PPP促進會先后赴呂梁市、大同市開展“PPP服務百縣行”活動?;顒悠陂g,山西省PPP促進會及其專家團隊深入天鎮縣、陽高縣、廣靈縣、靈丘縣、大同縣、臨縣、石樓縣、方山縣、中陽縣、興縣、嵐縣、柳林縣、交口縣、交城縣等貧困縣區,對當地項目進行實地探訪,跟隨調研組的腳步,一幅幅生動感人的PPP項目助力山西脫貧攻堅的精彩畫卷徐徐打開。
——興縣縣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設PPP項目,針對興縣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設施不足、生活垃圾收集點覆蓋不足等情況,通過引入先進技術管理理念的社會資本,運用智慧解決方案,建立綜合性的轉運和收集系統,與興縣脫貧攻堅政策有機銜接,帶動貧困戶穩定就業,極大改善當地生活環境、提升農村生活品質和對環境衛生的認知水平。
——交口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PPP項目,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實際需求,建立起城鄉一體、廠網一體的污水處置體系,健全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運行管理機制,項目有效輻射交口縣整個縣城及大部分村鎮,有效改善全域污水處理結構及空間布局,改善了人居環境,區域集聚輻射功能較強。
——交城縣社會福利養護院PPP項目,突出公益屬性,項目承載著基本養老服務保障、特困供養人員養老保障的政府職責,承擔部分社會三無人員的收養,保障廣大社會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體現顯著的社會效益,同時,養老服務業作為幸福產業之一,致力于追求更高精神文化目標,發展空間很大。
——大同市云州區、廣靈縣、渾源縣、天鎮縣、陽高縣、左云縣等貧困縣區通過PPP模式,并有效結合脫貧攻堅相關政策,開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環境提質工程PPP項目,對當地農村的道路交通、村容村貌、安全飲水、看病就醫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極大促進了當地新農村建設水平,提升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帶動了地區的農業生產、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進而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扶貧目標。
……
在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PPP帶動新建項目投資606.21億元,盤活存量資產25.48億元,不僅有效拉動貧困縣區經濟增長,更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生活水平。
一個個項目的開展,孕育著一個個新的增長點;一批批項目的落地生根,成就著一項項新的增長極。
天更藍了,水變碧了
PPP護航山西邁上綠色發展之路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山西省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公司成立暨第一次股東會會議在太原召開,標志著我省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運營階段。
2020年1月5日,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與國家開發銀行山西省分行簽署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融資合同,一期融資額達到61.76億元,主要用于退耕還林、林業生態治理、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等工作開展。
2020年5月9日,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組織召開全省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安排部署加快推進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資金兌現工作。
……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省委“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重大戰略部署,省政府決定以PPP模式實施林業生態扶貧項目。作為我省2020年重點項目,山西省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總投資174億元,這也是我省首個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
據介紹,我省林草系統按照“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產業富民、林業增效”的建設思路,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工程,讓貧困人口在參與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增收脫貧奔小康,從而實現林業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互促共贏。
“山西省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是開發性金融支持林業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的創新性舉措,這一項目的落地,成功開啟了銀、政、企三方互信互利的良好合作關系,對山西乃至全國的PPP項目建設和林業生態建設必將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國家開發銀行山西省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根據財政部PPP中心項目庫分析報告口徑,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利建設、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養老、醫療、林業、旅游等多個領域PPP項目都具有支持污染防治和推動經濟結構綠色低碳化的作用。
近年來,我省在生態保護領域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通過PPP模式大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領域項目的建設與運營,改善了區域環境,生態效益顯著。
目前,山西省已入庫項目中累計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172個,投資額991.08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41.45%,21.79%。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PPP項目數排名前三位的是污水處理項目44個、綜合治理項目29個、垃圾處理項目24個;投資額排名前三位的是林業項目186.53億元、綜合治理項目148.85億元、污水處理項目105.15億元。
侯馬市澮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建成后,將使澮河流域脆弱的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有效推動澮河濕地生態系統恢復與保護,重現澮河“一川清水,兩岸錦繡”的秀美風光;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43.8萬噸,提供綠色電力1.3億度,實現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良好生態環境已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在山西省財政廳全方位加大生態環保投入,大力度構建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下,一批圍繞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等實施的PPP重點項目,正推動山西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機制活了,人心順了
山西PPP“特殊優勢”發揮特別作用
從南到北,從上自下,三晉大地PPP發展步伐鏗鏘有力,PPP助力轉型有目共睹。
截至2020年底,財政部累計發布已入庫項目9935個,投資額15.26萬億元,覆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及新疆兵團。其中,山西省已入庫PPP項目415個,較2019年底凈增26個;已入庫項目投資額4548.48億元,較2019年底凈增891.08億元。項目平均投資額10.96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56億元。
最新數字顯示,全省累計入庫項目數在全國入庫項目中占比4.17%,居全國第12位;累計入庫項目投資額在全國入庫項目總額中占比2.56%,居全國第14位。項目數排名較2019年底上升1位,投資額排名較2019年底上升2位,全省PPP項目落地率為48%。
2020年這一年,我省PPP在規范中穩健發展,全省凈增PPP項目26個,項目凈增數居全國第9位;凈增項目投資額891.08億元,居全國第3位。2020年我省PPP項目凈增投資額排名全國前三是我省2020年PPP發展最大的亮點。此外,2020年全省已落地項目數較2019年底增加30個,落地項目投資額增加816.94億元。
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統計數據就是最好的詮釋,山西省已入庫項目在全國的占比及位次就是最佳的注腳,2020年山西PPP項目溫暖而靈動的數字就是最實的寫照。
山西省PPP靚麗的成績單,得益于山西省財政廳的正確領導,更得益于山西省PPP機制的特殊優勢。
從最初只有秘書處,發展到金融、財稅、績效、法律、工程、咨詢、鄉村振興七大專業委員會的正式成立,再到設立山西省PPP項目調處中心等多個機構的行業促進會……
近年來,山西省PPP促進會憑借著其特有的“中立性”、“廣泛性”、“專業性”、“服務性”等特殊優勢,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充分發揮平臺和紐帶作用,一方面通過購買服務為地方政府和財政各級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和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廣泛吸納參與PPP的各方機構、單位成為促進會的會員單位,讓PPP各參與方匯聚一堂,共同討論山西PPP如何規范發展,群策群力,為我省經濟轉型發展增添新動能、新活力。
春花秋實,名至實歸。自2017年底成立以來,山西省PPP促進會已由一粒萌芽的“種子”茁壯成長為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引領著山西PPP穩中求進,勢如破竹。
經過幾年的努力,山西省PPP促進會就促使PPP項目實現其補短板、防風險、惠民生的作用起到了預期效果。山西省PPP促進會理事長常錦全對此深有體會。
正確的頂層設計,完善的機制,科學的運作,精彩的答卷,溫暖的數字,澎湃的行動,激昂的奮進,山西PPP碩果盈枝。
乘風破浪,蓄勢起航
PPP助推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踏新程
強弱項,補短板,鍛長板,大力推進PPP項目建設,我省PPP在規范發展道路上越走越穩健,越行越自信。
為當地村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為岢嵐縣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從縣鄉公路改造工程,到園區公路工程,再到農村公路完善提質工程和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工程,四大板塊組成的PPP項目,總里程長達83.768公里,完善實施項目覆蓋10大鄉鎮,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1月29日,山西八建集團首個PPP項目——岢嵐縣四好農村路工程項目水峪貫-孫家溝線、馬家河-西豹峪線、馬蒲塔-暖泉灣線、李家溝-水草溝線、209-南川線、團城子-深山焉線、高家灣-化岔線、寧家岔-賈樓底線、馬跑泉-官地線、任家會-紅崖灣線、大巨會-馬家墕線、岢會線-梁家店線、岢會線-掌頭線、岢會線-吳家莊線共14條線路順利通過交工驗收。
莫到春來早,更有早行人。2021年,一個個PPP項目迎著春風,帶著期盼,懷著憧憬,紛自沓來,擲地有聲。
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大縣城建設,加快建設美麗山西……一個個凝聚厚望的“加快”,不僅需要配套大量的基礎設施和公務服務,也為我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發展機會。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省轉型出雛型開局之年,也是我省PPP“十四五”規范開局之年,省財政廳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乘勢而上、接續奮斗,加快轉型發展蹚新路、出雛型,按照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要求,扎實推進PPP改革發展,為山西“十四五”宏偉藍圖的順利實現貢獻PPP力量和智慧。
不負重托、不辱使命,錨定目標不懈怠、腳踏實地加油干,推動PPP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